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,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,感谢您的支持! 这事儿要不是发生在青岛,真让人以为是印巴边境上的一场外交火药味十足的“空战”。 2025年6月,上海合作组织国防部长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,原本是个多边安全合作的场合,结果却被印度防长拉杰纳特·辛格变成了一场让人看不懂的“个人秀”。一开口就挑明了气氛,他拒绝签署联合公报,公开指责会议“反恐双标”,毫不掩饰地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和巴基斯坦。 这不是外交,是在上合组织的桌上掀了桌子。辛格的话说得很重,巴基斯坦的国防部长却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:“当然还要买中国的武器。”这一轻一句,偏偏最让莫迪政府难堪。 这场“你来我往”的场面,其实是印度焦虑情绪的集中爆发。 印度这次“硬气”,看似是对克什米尔恐袭事件不满,实则是对近年来地缘格局变化的焦灼回应。辛格不是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,而是必须“说点什么”给国内看、给美国听。 但问题是,场合选错了,时机更错。 这次会议并非临时拼盘,而是上合组织年度例会。不仅中国是东道主,俄罗斯也到场了。中巴中亚几国在会上合作默契,甚至还敲定了多个联合演训与区域反恐框架。在这种氛围下,印度防长的“单兵突进”显得格外突兀甚至失礼。 中方没有当场回怼,但后续的安排却把印度的“特殊性”清晰地标了出来——联合军演名单里没它。中吉乌铁路项目绕过它。中亚国家官媒几乎没提它。 这不是巧合,是态度。 印度自从加入上合组织以来,一直想当“特殊成员”——既不完全站队中俄,也不退出组织,想左右逢源、脚踩两条船。但局势早变了。世界不是十年前的多极试探时代,现在是选择时代,模糊态度反而最容易被排除。 特别是在区域安全和反恐问题上,印度的做派已经引起了上合体系内部的不耐。此次青岛会议的联合公报明确谴责了俾路支武装对巴基斯坦的袭击,而对印控克什米尔的恐袭保持沉默,这不是失误,而是共识。 上合组织大多数成员都认为印度试图借恐袭议题炒作克什米尔问题,背后目的是国际化争议领土,干扰中巴合作进程,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。 这一点,中国看得最清楚。 中巴经济走廊是“一带一路”的旗舰工程,战略上的地位不容挑战。印度反对的不只是CPEC,而是中国在南亚的战略延伸。辛格这次在会议上“发难”,其实是对CPEC进入巴控克什米尔的再次抗议,只不过换了个方式。 但这招越来越不灵。 从军事上看,印度的压力也越来越大。 这两年,印巴空军在边境的多轮对峙中,巴方的表现让印度很不舒服。巴基斯坦装备的中国歼-10战机在性能和实战中都不输印度引以为傲的法制阵风。甚至还有报道说,印度战机在夜战中被巴方“锁定”,险些酿成损失。这些都不是纸上谈兵,而是让印度军方不得不承认的现实。 而巴基斯坦防长这次在青岛会后,当着各国代表的面,笑着说“当然还要买中国的武器”,这话说得轻松,却像钉子一样扎进了印度心里。 印度过去一直靠“军购外交”巩固自身地缘影响力,如今巴基斯坦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中制武器的信任和依赖,这种对比太明显,谁边缘谁被重视,一目了然。 印度的外交策略已经陷入尴尬。 一边想借助“印太战略”、拉拢美日澳,一边又不愿彻底脱离中俄主导的上合组织。这种“骑墙术”在过去还能混一混,现在却越来越行不通了。中俄联手推动的区域安全平台,已经明确要强调实质合作、共同安全,不再容忍“只想搭车不想出力”的行为。 印度缺席“和平使命”联合军演,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政治信号。 中亚五国全部参与,只有印度被“无声排除”,这不是偶然,而是对其不合作态度的回应。更重要的是,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之后,印度主推的“恰巴哈尔港”战略通道已被实质性边缘化。这是印度最担心的——自己苦心经营的南北走廊,被中国一条铁路绕开了。 所有这些动作背后,都是上合组织“去虚向实”的表现。 这次青岛会议,不再满足于“坐下来谈一谈”,而是开始排除不合群的声音。印度防长的“表演政客”式发言,不但没影响公报内容,反而让印度显得格外突兀。 而巴基斯坦、防长与中方互动频繁,不仅参观军舰,还多次表达未来合作意愿,这种稳定的战略互信,才是上合组织真正欢迎的态度。 印度不是不知道这一切,它只是下不了决心。 它没办法彻底投靠西方,因为历史、地理与现实利益都不允许。又舍不得放弃东方平台,因为它明白,中亚才是欧亚连接的核心。但问题在于,它一直以“模糊”来掩盖迟疑,却忘了这个时代已经容不下模糊。 辛格这次“张嘴就骂”,在国际会议上撕下面具,不是强硬,而是焦虑。 而巴基斯坦防长那句“当然还要买中国的武器”,才是真正的底气。 中巴之间的合作,从来不是喊口号,而是实打实的战略绑定。面对印度的挑衅,中方没有激烈回应,但行动上已经给出答案:谁是朋友,谁在搅局,不必多说,合作安排早已体现。 印巴之间的对抗,不会因为一次会议结束,但谁在走上升曲线,谁在被边缘化,趋势已经很清晰。 结局也许早已注定——谁选择站在合作一边,谁就能在区域博弈中获得筹码。 而谁总试图一边骂人一边蹭会,最终只会在越来越多场合里,被人“自动忽略”。 这一次,印度自己点燃了火药桶,但火光照亮的,是它在多边舞台上越来越孤独的影子。 #热问计划第三季# 对此,您有什么想说的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! |